企业文化
学习交流
 首页>企业文化>学习交流
【独家发布】孙玉麟:问 道 太 极 (附链接《静悟中庸》)
来源:大风之友    2015年10月26日    点击量:8715    字数:6408

【作者简介】孙玉麟:内外兼修、实战型企业家学者,有多年应用儒释道及阳明心学成功解决企业管理与传承的实际问题之厚重历练。中国科学院科技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三智书院阳明商系传习班特聘教授。历任国家经贸委技术与装备司处长,深圳建材集团董事长,深圳赛格集团董事长,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办主任等。

孙教授再次发来他的新作授权《大风之友》独家发布。欢迎转载、转发、散布、鼓励、批评和“拍砖”。

【作者附言】本文可看作是“静悟中庸”的续篇。

“太极”一词,初见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有至意,极指极限,太极即为至于极限。两仪者,是为阴阳。《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无极,玄玄无尽。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太极有极,阴阳即分。太极之道,可应万物。太极这一古老的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社会变革、人生修养等方面的践行中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柯林斯和波勒斯合著的《基业常青》一书,被誉为“继《追求卓越》之后最引人瞩目的企业研究力作”。两位作者历经数年深入研究了18家高瞻远瞩公司后,运用中国二元哲学里的阴阳太极图这个象征性符号代表这些公司的一个关键成功要素。这些公司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方式:跳出那些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用一种兼容并蓄的系统思维使自己同时拥有若干层面上的两个极端。比如,公司领导人能够在变革与稳定之间,保守与勇猛之间,低成本与高品质之间,自主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短期业绩与长期战略之间,股东价值与社会效益之间,理想主义与务实主义之间,价值观统一与利润导向之间,顽强地保持核心理念与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之间,以及胆大包天的目标与谨小慎微的行动之间等等,在人们认为是不可并存的两极,都能做到最好。

他们不是在黑白之间做出选择,寻求平衡,不是把黑白混合,变为既非至阴,也非至阳,不清不楚的圆圈,而是可以在阴阳两极区分目标,相互包容,做到极致。比如,这些公司不是在短期和长期效益之间走平衡,追求的是短期和长期都有优异表现;不是在理想主义和获利能力之间追求平衡,而是同时追求崇高使命和较高回报;不是在保持严谨形态与高歌猛进的变革之间追求平衡,而是在两方面都做得淋漓尽致。

在深圳龙华梅观高速公路两边,巍然屹立着两个世界级IT企业---富士康和华为,分别以1332亿美元、38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名列2014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32位、285位。统领这两个企业集团的掌门人都是深谙太极的高人。任正非的“灰色管理”就是太极之道在现代企业管理的灵活运用。郭台铭的名言:“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更是太极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具体体现。由郭先生联想到晋商,上溯到明清年间,地处内陆、资源短缺的山西商人为什么能够“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场五百年”?答案也是太极!晋商恰恰是在恪守祖训与审势度势,商业理想与务实主义,货通天下的目标与谨小慎微的行动之间等等,在人们认为难以兼顾的两端,都能做到极佳,达到阴阳并融,刚柔相济的高度统一。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唯一在社会转型期付出较小代价又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能够在打破原有平衡状态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中做到“变化中求稳定”?答案还是太极。在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从社会角度强调取得共识的重要性,从发展角度强调变化的紧迫性,在改革和开放过程中不断取得共识和渐进,让国家在社会巨大变革进程中平稳发展。

企业如此,社会如此,人生亦如此。美国作家费兹杰拉德关于人类“知性”的总结成为广为流传的名言:“第一流的知性就是同时具备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并能将其正常运用的能力”。要成就大业实现崇高目标,同时拥有两个极端而能运用自如的品质是必不可少的。要能够将无情和仁慈、大胆和谨慎、冲劲和冷峻等完全相反的品质,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变成自己的力量来发挥。在皇帝昏庸、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明朝中叶,王阳明为什么能够以其文治武功“呈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答案仍然是太极。阳明先生既是常人、又是狂人、更是圣人,三者均达到极致又不失分寸。无论是在学问上、还是践行中都能做到“新旧观念融合贯通,正反思想兼容并蓄”,也就是大俗大雅,至阴至阳,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太极是宇宙万物之源,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涵盖着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以及万物化生的过程和机制。太极也是易学、道家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廿年问道,方始领悟“易为群经之首”和“老子是高山顶上的风景”这两句话的深刻内涵。

 


附【链接】

孙玉麟:静 悟 中 庸

 

【作者附记】本文完成已逾十载。至今仍有影响。上月到内蒙陕西等地讲课,仍有学员谈及阅读该文的体会。近日作了修订及增删,敬请分享并指正。

 

中庸,最早由孔子提出,作为儒家的立身处事准则,对中国人的影响巨大而久远、深刻且广泛。历代大儒都曾对中庸作过诠释,其中广为世人传播者,首推程颐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

在生活中,中庸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在“保守与激进、左与右两端之间取中”的意思。中庸之道不是骑墙、折中,也不是和稀泥、无原则,更不是模棱两可,明哲保身。而是在一个复杂的时空中,在诸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中,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最合适的抉择。在处人处事中,既要把握永恒的原则,又要顺应变化的环境,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因人制宜,力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以求无往不通,无往不胜。

一、与时俱进。“君子而时中”,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与时俱进。它要求人们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要急躁冒进,也不要固步自封。这里的“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当群众还不觉悟的时候,我们要进攻是左倾盲动主义;当群众要求前进的时候,我们不前进是右倾机会主义。在企业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也要掌握好时机,“超前一步是先进,超前三步就是先烈。”与时俱进要求我们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左”比“右”更具危害性,更难以克服。

与时俱进还要考虑各种其它因素,包括与“世”(世情、国情)俱进,与“事”(事业、事情)俱进,与“实”(实际、实践)俱进,与“识”(认识、知识)俱进。与时俱进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

二、系统思维。中庸的内容主要包括思维上的“叩其两端而竭蔫”和行为上的“无过无不及”。要求我们把握全局,避免盲人摸象;探求并兼顾同处于一个整体事物的两个方面,得其适宜而用之。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境,对适当的对象,用适当的方式,做适当的事情。

在决策上,要统筹兼顾,又不斤斤计较,做到“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这与现代决策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因决策理论上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蒙指出:每个人在决策时都希望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但最优方案几乎等同于海市蜃楼,即使存在,也会因为搜寻成本太高而事倍功半。理性的决策者用“满意”标准来替代“最优”标准,只求决策结果能达到预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例如,未婚青年择偶,如果要找最佳人选,很可能一辈子打单身。有多少大龄男女因此而懊悔不已。

三、顺势而为。这里的势指大势,发展趋势。子贡在评论孔子时说:“动者斯和”。朱熹认为:这里的“和”是“于变时雍”之义,雍者,和谐也。要求我们的行动要与大势相和谐。孙中山讲:“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面对大势,个人或单个组织总显得那么渺小,逆势而动只会自食其果;顺势而为,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恰到好处地发力,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顺势而为,更应该重视趋势的变化,即事物发展的拐点。竞争往往不是输在起点上,而是输在拐点上。导致事情大起大落的起因常常取决于对拐点的把握。炒股票能不能赚到钱,不仅取决于什么时候进,更取决于什么时候出。“日中则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是永恒的事理,凡事都要把握好分寸。《易经》中讲“亢龙有悔”,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要过头,过头就是亢。人们常勉励“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到了百尺竿头,不进一步,则高处不胜寒,往上爬就会落空。那怎么再进一步呢?就是要归零,再次从头开始,由崇高归于平实。人生在辉煌之后,要归于平淡,要抱平常心,也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四、行为适度。孔子讲:“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个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但必须要经过礼来中和它。不然就是偏激,这四个美德也成了毛病:太恭敬了则很辛苦,太谨慎了则成窝囊;太勇猛了则容易冲动而添乱,太直率了则容易伤人而误事。

任何一件事都有相对应的正反两面,有好必有坏。人有一种优点,容易伴随着一种缺点。古人讲:“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孤;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大意是:气度高远旷达的人,易流于妄自尊大放荡不羁;心思缜密的人,易流于琐碎拘泥或心机太重;性情淡泊的人,易流于孤芳自赏;自己操守严谨的人,易流于对人苛刻。如果掌握不好度,事情就会走向反面。富,会变成为富不仁;权,会变成滥用职权;美貌,会变成虚有其表;才,会变成恃才傲物。

成败得失,很多时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若能做到:清廉正直又能宽恕别人,仁厚慈爱又能当机立断,明白自信又不排斥异见,刚直不阿又不矫枉过正伤害别人,就是优秀人才。若能做到:商人不见铜臭,军人不见粗鲁,文人不见酸腐,则高人也。

五、合于中道。中道原则,就是要认同世界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认同事物的矛盾性和同一种具体认识的相对性。认同事物发展是由合力构成的,合力方向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前进的。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巨系统,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要善于面对大量的中间状态或过渡状态,致力于寻求不同矛盾诸方面的契合点。在没有绝对把握的大量问题上,中道原则是可取的。

“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重义,因而能尊重不同于己的意见,又能和谐相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就是要协调分歧,以求有原则的和睦相处,达成矛盾发展的协调统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实现和谐则万物生长繁衍,如果完全一致则无法发展延续。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或企业里,有各种不同专业、不同才能、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是不同人群和睦相处,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如《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为大也。”

六、合乎分寸。指人在表达情感和满足欲望时要知乎所止。《中庸》第一章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打掉牙,和血吞”是一种修养。无论工作上多么不如意,面带着微笑走进家门;同样,绝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每天保持好心情则是一种境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人的感情倾泻出来时要保持恰如其分,只要“发乎情,止乎礼”,“知止而后有定”,便是“发而皆中节”。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当人的情感和欲望都表现得合乎分寸,内心便达到一种平衡,这也是现代健康理论所提倡的心理状态。对一个组织及整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情感和欲望适度地满足而不过分,便可达到和谐。

“中和”指合于内心之“中”和外在之“节”的标准;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契合;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在外部环境中寻找合适的诉求方式和解决方案,使内在的要求,在现有外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适宜和恰当的表达和实现。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寻常事情,完全懂得它的意义,并把它们做的恰到好处,使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连接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虽在世界之中,却又超越了世界。因此,《中庸》的作者子思把“中和”的境界和作用推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圣境,即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有序,万物就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

七、化解我执。我执就是自我为中心的认死理、走极端。化解之道为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指出,“我执”的四种错误思想方法是:“意”、“必”、“固”、“我”,即凭空猜测、坚持己见、顽固拘泥、自我膨胀。这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一步走错,陷于主观的臆测,坚持己见、不知变通、就很可能自以为是,把主观想象当“真理”来坚持,反而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更无法了解事物背后的逻辑、规律和本质。例如,一块钱的铜板虽小,若是紧靠眼睛,也会遮蔽住你的视线。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越高,越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困局,越需要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断绝“瞎猜、独断、固执、自以为是”四种毛病。

孔子认为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并非循规蹈矩,而是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去碰,否则代价太大。只有不逾矩才从心所欲,只有实现"唯心"与"唯物"的合一,即依据客观环境,尊重客观规律,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所作为。

自我修养到一定程度,就可达到不卑不亢、不即不离、不急不躁、不疾不徐的“平和”境界。中庸,就是“中正平和“。中,就是不偏不倚;正,就是不左不右;平,就是不高不低;和,就是不同不异。中、正、平、和,虽为平常之理,但要真正做到难度很高。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八、太极与中庸。太极拳就是武术中中庸之道的典型。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是后人解释的太极为四平八稳,能推则推,而是要懂得持平的中心点或均衡点,懂得事缓则圆,神定则安,以达到立身中正,能转外物,而不为外物所转,又能随圆就方的境界。

太极拳的奥妙在于以柔克刚,用因势利导的招式使外力不致伤己,而能为己所用。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应以乐观的态度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外界之力,不利己者十之八九,我们应以化解的手法变不利为有利,化干戈为玉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取胜之道,在于通过有效的运作,变社会资源为可增值资产,化竞争对手为战略伙伴。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既是崇高与平实的统一,也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因此,做人、做事、做企业,都应遵从中庸之道。


 

Copyright© 2019 49629澳网六彩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50002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