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天地
团青园地
 首页>党群天地>团青园地
“钱学森之问”不能永远在路上---“青年之声问两会 决胜小康创青春”系列评论之二
来源:中青网评    2017年02月27日    点击量:1646    字数:1358

三月初,两会即将开幕。教育历来是两会焦点议题,而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也是一大难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直到临终前仍耿耿于怀于这个问题。自此而后,“钱学森之问”与“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的“李约瑟难题”深深刺痛着中国有识之士和精英们。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尚处中低端;中国是科技大国,但就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实力而言,重大原创性科研发现尚不成规模;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世界第二,但在各类权威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世界一流的好大学屈指可数。归根到底,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尚不是人才强国,这也造成我国在科技强国战略和转型发展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精密制造落后于人和先进管理模仿于人等一系列困境。而这正是两会代表和委员老生常谈“钱学森之问”的现实背景。

时至今日,中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破解“钱学森之问”,越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显得关键而迫切。破解“钱学森之问”,要形成多方合力破解的环境生态;对“钱学森之问”的关切和回答,要从两会代表委员中走向民间。家庭、学校、社会、青年自身,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参与解答“钱学森之问”也是有责任感的国人之本分,它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

教育界特别是学校,是回答“钱学森之问”首当其冲的力量。中小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在钱学森列出的对他影响最大的17人中,北师大附中的老师占了7位。中小学教师是培养发现人才的最前沿力量。而基础教育阶段最为人诟病的是学生负担过重,严重扼杀了学生发展兴趣、创新探究的天性。为此理应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感兴趣、拓展学生潜力,帮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

高校是培养未来精英的阶梯。而我国现今高校行政化过浓、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大学越建越大,但尚存在“见物不见人”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围绕培养世界级杰出人才、立德树人的中心开展工作的思路,尚未完全厘清。目前我国正在加紧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必由之路。

青年成才的路上,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家庭教育不能只关乎温饱生存,还要给孩子滋养家国情怀,从小励志。让他们怀着理想和抱负,在对万物的好奇中,在不断探索中,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学习成才,实现人生价值。

而社会是创业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外部生态。历史上但凡杰出人才的出现和成长,都有赖于宽容开放、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当前社会还要改变人才评价标准,涵养容错试错土壤,让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呼吸新鲜活力的空气,在创业创新的大海里恣意游泳。

青年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风向标。唯有一流的青年,才有卓然之国家未来。“钱学森之问”其实更是在拷问青年人。唯有人才从现在的青年中不断涌现,才有高尖端乃至世界杰出人才的万丈高楼。青年要励志,要冲在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最前沿,真正痛“钱学森之问”之所痛,思“钱学森之问”之所思,要把回答好“钱学森之问”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把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重担切切实实地扛在肩上,唯有青年动员起来了,“钱学森之问”才能真正落到实地。(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


Copyright© 2019 49629澳网六彩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5000242-1号